
案例分析题:1)案例1:1998年高考的语文作文题目是《坚韧——我追求对的品格》。对此,某省上万名家庭健全的考生竟都以“我自幼父母双亡,独自1人承担家庭重任成长至今……”这样的公式化的虚假构思开题,令阅卷老师震惊不已

第1题
第2题
A.突眼程度
B.食欲亢进程度
C.体重减轻程度
D.脉率增快和脉压增大的程度
E.甲状腺肿大程度
第3题
案例分析题
第60小题,15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甲想开设一个体打字店,急需资金,遂向其朋友乙提出借款1万元,双方约定,甲六个月内还本付息,并将甲家传一祖母绿宝石戒指出质于乙作担保。乙签约后即交给甲1万元。甲称祖母绿戒指在其乡下妻子处,过几天再交付。不久甲的打字店因生意清淡导致资金周转不灵,于是甲又向另一位朋友丙提出借款1万元,丙开始不允,甲于是将其妻送来的戒指作为质物交给丙,丙方同意借款,双方签约后丙即交付甲1万元。乙的借款偿还期限后至后,甲无力偿还,乙提出以祖母绿宝石折价抵偿,但遭到丙拒绝,乙遂向法院起诉。
问:两个质押合同哪个有效?此案应当如何处理。
第4题
案例分析题
第60小题,15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甲饲养的一头牛得了重病,经医治无效,甲便将该牛抛至野外。乙将牛牵回家,并寻找失主。甲告诉乙,他不要这牛了。乙多方请兽医给牛治病,4个多月后,牛恢复了健康。乙遂以2500元的价格将牛卖给了丙,甲要求乙将卖牛款还给自己。乙不允,甲遂起诉到法院,称乙之所得为不当得利,卖牛款应归自己。
请问:
(1)在本案中,谁拥有牛的所有权?
(2)乙卖牛所得是否为不当利益,为什么?
(3)该案如何处理?
第5题
A.用到病变全部吸收,不留任何痕迹
B.约1个月至脓痰消失
C.约8~12周,至X线胸片空洞消失,或仅有少量的残留纤维化
D.症状消失后3~5天
E.体温恢复正常后继续使用1周
F.E退热后3天由静脉用药改为口服继续数日
第6题
案例分析题
第60小题,15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1991年1月,甲将其回忆录手稿赠送给好友乙,并在手稿扉页上题有“本手稿永不面世”的字样。不久甲即去世,乙依其意愿将手稿秘藏。乙于2000年病故,其继承人丙获得该手稿。丙于2001年将该手稿借给学者丁,供其研究甲的生平时参考。丙在出借时声明“根据作者遗愿,手稿不得公诸于世”,丁应允。2002年,丁在征得甲的继承人戊同意后,将手稿以“内部资料”的形式刊印4000册,在一定范围内散发。
请问:
(1)丁散发甲手稿的行为是否构成对甲著作权的侵犯?如果是,侵犯了著作权的哪一项内容,为什么?
(2)谁继承甲的著作权,谁保护甲的著作权,为什么?
(3)甲的手稿在什么时间可以发表?请简要说明理由。
第7题
案例分析题五(本题15分)
ABC公司为一家家电上市企业,为了拓展市场,公司近年来主要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其2005、2006、2007年有关报表数据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2007年12月31日
2006年12月31日
2005年12月31日
2007年
2006年
应收账款
80000
40000
20000
-
-
存货
60000
40000
10000
-
-
流动资产合计
200000
120000
100000
-
-
流动负债合计
220000
100000
80000
-
-
营业(销售)收入
-
-
-
60000
36000
营业(销售)成本
-
-
-
50000
28000
净利润
-
-
-
12000
5000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
-
-
-40000
-10000
2007年有关财务指标的行业平均值为:应收账款周转率为6次,存货周转率为12次,流动资产周转率为2次,流动比率为2,速动比率为1,现金流动负债比率为0.5。假定2006年上述有关指标的行业平均值与2007年相同。
要求:
1. 请从公司营运能力的角度,分析公司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2.请从公司短期偿债能力的角度,分析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存在的问题。
第8题
案例分析题八(本题20分。本题为选答题,在案例分析题八、案例分析题九中应选一题作答)
甲集团公司是一家中央国有企业,主要有三大业务板块:一是化肥生产和销售业务,主要集中在乙分公司;二是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务,主要集中在丙分公司;三是国际旅游业务,主要集中在丁公司。丁公司为甲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甲集团公司除丁公司外,无其他关联公司。
2010年,甲集团公司加大了对全集团资产和业务整合力度,确定了“做强做大主业,提高国有资产证券化率,实现主业整体上市”的发展战略。2010年,甲集团公司进行了如下资本运作:
(1)2010年2月1日,甲集团公司以银行存款0.4亿元从A上市公司原股东处购入A上市公司20%的有表决权股份。该日,A上市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值为1.8亿元。A上市公司是一家从事电力生产和供应的企业,与甲集团公司的丙分公司在业务和地域上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和互补性。
2010年11月1日,甲集团公司以银行存款1亿元从A上市公司原股东处再次购入A上市公司40%的有表决权股份,另发生审计、法律服务、咨询等费用0.15亿元。至此,甲集团公司持有A上市公司60%的有表决权股份,控制了A上市公司。该日,甲集团公司之前持有的A上市公司20%的有表决权股份的公允价值为0.5亿元,A上市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亿元。
甲集团公司从2010年11月1日起,对A上市公司实行了统一监督、控制、激励和约束,努力使A上市公司成为集团内部一支运作协调、利益攸关的重要力量,进一步夯实了甲集团公司在我国电力生产和供应行业中的重要地位。
(2)2010年12月1日,甲集团公司通过司法拍卖拍得B上市公司3亿股股权,占B上市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51%,支付银行存款1.5亿元。该日,B上市公司货币资金为1.2亿元,股东权益为1.2亿元。
甲集团公司2010年控制B上市公司的目的是,计划在2011年3月1日向B上市公司注入乙分公司的全部资产,从而实现甲集团公司的化肥生产和销售业务整体上市,进一步盘活国有资产存量。
(3)2010年12月31日,甲集团公司为了做强做大主业,逐步退出国际旅游市场,以0.3亿元的价格出售了所持有丁公司20%的有表决权股份,但仍对丁公司具有控制权。该日,丁公司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0.6亿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 根据资料(1),指出甲集团公司2010年购入A上市公司股权是属于横向并购还是纵向并购,并简要说明理由。
2. 根据资料(1)和(2),分别指出甲集团公司2010年购入A上市公司股权、拍卖拍得B上市公司股权是否属于企业合并。如果属于企业合并,指出是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并简要说明理由;同时指出合并日或购买日为哪一天。
3. 根据资料(1),计算甲集团购入A上市公司股权在合并日或购买日合并财务报表中的企业合并成本(要求列出计算过程)。
4. 根据资料(2),简要说明甲集团公司拍卖拍得B上市公司股权在甲集团公司2010年合并财务报表中的会计处理方法。
5. 根据资料(3),简要说明甲集团公司出售所持有丁公司20%的有表决权股份在甲集团公司2010年合并财务报表中的会计处理方法。
6. 简要说明甲集团公司2010年取得A上市公司股权和B上市公司股权所发挥的作用。
第10题
六、案例分析题:30分小题,15分。
30、甲(女,1984年7月20日生)因其同居男友乙已另有新欢丙而生恨意。2004年6月7日,甲得知当晚丙一人独居于郊外的出租屋,遂叫来好友丁(男,1986年12月13日生),要其晚上去强奸丙,并给了500元“报酬”给丁,丁同意。晚9点,甲领着丁来到丙住处附近,指认了出租屋,并给了丁一把其从男友处偷来的钥匙。晚10点左右,丁找到出租屋,因房门未锁而顺利进入房间,正欲强奸时,遭到被害人极力反抗。黑暗中丁用力反复将被害人头部向墙体撞去,见被害人不再反抗于是拉开电灯。丁准备强奸时发现被害人已没有了气息,遂匆忙逃走。回家后,丁越想越怕,便告知父母。其父母反复规劝,并硬拉着丁到公安机关交待了罪行。
案发后查明:
1、甲已有三个月身孕;
2、甲于2003年1月4日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500元;
3、被害女子并非丙,而是丙的另一同室女友戊,丙当晚因加班未归;
4、戊因丁的暴力而死亡。
阅读分析上述案例后,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甲、丁的犯罪行为构成何罪?构成一罪还是数罪?并简要说明理由。
(2)甲、丁原想强奸丙,实际上加害了丙的同室女友戊。这对甲、丁的定罪量刑有无影响?为什么?
(3)对甲能否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为什么?
(4)甲是否构成累犯?为什么?
(5)指出丁具备的法定量刑情节及其处罚原则。
第11题
案例分析题八(本题20分。本题为选答题,在案例分析题八、案例分析题九中应选一题作答)
甲公司是一家生产和销售钢铁的A股上市公司,其母公司为XYZ集团公司,甲公司为实现规模化经营、提升市场竞争力,多次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成功进行了同行业并购,迅速扩大和提高了公司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奠定了公司在钢铁行业的地位,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一系列并购过程中,甲公司根据目标公司的具体情况,主要采取了现金购买、承债和股份置换三种方式进行。甲公司的三次并购过程要点如下:
(1)收购乙公司。乙公司是XYZ集团公司于2000年设立的一家全资子公司,其主营业务是生产和销售钢铁。甲公司为实现“立足华北、面向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发展战略,2007年6月30日,采用承担乙公司全部债务的方式收购乙公司,取得了控制权。当日,甲公司的股本为100亿元,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为120亿元,留存收益为50亿元;乙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为0.6亿元(公允价值为1亿元),负债合计为1亿元(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并购完成后,甲公司2007年整合了乙公司财务、研发、营销等部门和人员,并追加资金2亿元对乙公司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了乙公司产品技术等级并大幅度扩大了生产能力。
(2)收购丙公司。丙公司同为一家钢铁制造企业,丙公司与甲公司并购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支付现金4亿元成功收购了丙公司的全部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3.2亿元,公允价值为3.5亿元),取得了控制权。并购完成后,甲公司对丙公司引入了科学运行机制、管理制度和先进经营理念,同时追加资金3亿元对丙公司钢铁的生产技术进行改造,极大地提高了丙公司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3)收购丁公司。丁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铁矿石的A股上市公司,丁公司与甲公司并购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2009年6月30日,甲公司经批准通过定向增发1亿股(公允价值为5亿元)换入丁公司的0.6亿股(占丁公司股份的60%),控制了丁公司。当日,丁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0亿元。甲公司控制丁公司后,向其输入了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进一步完善了丁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了规范运作水平,使丁公司从2009年下半年以来业绩稳步攀升。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分别指出甲公司并购乙公司、丙公司和丁公司是属于横向并购还是纵向并购,并逐项说明理由。
2.分别指出甲公司并购乙公司、丙公司和丁公司是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并逐项说明理由。
3.分别确定甲公司并购乙公司、丙公司和丁公司的合并日(或购买日),并分别说明甲公司在合并日(或购买日)所取得的乙公司、丙公司和丁公司的资产和负债应当如何计量。
4.分别判断甲公司并购乙公司、丙公司和丁公司是否产生商誉;如产生商誉,计算确定商誉的金额;如不产生商誉,说明甲公司支付的企业合并成本与取得的被合并方净资产账面价值(或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差额的处理方法。
5.简要说明甲公司上述三次并购取得成功的原因。